辐射作用

辐射作用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8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心成立12年来,特别是2011年获批重庆市示范中心以来,建立了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着力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搭建完善的教学、科研、转化的服务平台,通过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扩大服务于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辐射作用。

1)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课程的建设,使中心的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共享,辐射全国

中心“港口水工建筑物”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访问了达10余万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中心,“港口水工建筑物”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港口工程学”和“航道工程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被评为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为兄弟院校提供了共享的教学资源,到目前为止,“港口水工建筑物”已达到5.5万人次的访问量。“航道工程学”等CAI课件从2004年以来分别获重庆市优秀电教科研成果教材类优秀奖,目前,中心各网络教学平台总访问量已达37万多人次。

2)中心发挥科研优势突出,仪器设备先进,广泛展开科技服务、社会服务功能

中心不仅为我国交通事业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而且通过对大量的课题攻关,解决了我国水运交通建设许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近五年中心先后承接了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22余项,其中“三峡工程明渠导流及通航研究与运行实践”解决了三峡工程工程通航等技术难题,“三峡库区危岩灾害发育机理,防治研究与工程实践” ,“三峡库区城区环境灾害治理与开发一体化综合模式研究”为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及环境灾害治理提供的保障,“重庆港寸滩集装箱码头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内河直立式码头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为重庆寸滩港、重庆寸滩保税区及重庆两江新区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嘉陵江航运梯级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澜沧江国际边境河流航运开发研究”,“小尺度船模”,“HD-4电脑流速仪”等一大批科研项目,经过中心的转化已在实际工程中变为现实,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于中心在三峡工程和库区航运建设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2006年温家宝总理亲临水利水运实验教学中心视察,旁听了中心的实验课,重庆日报、中国交通报、重庆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2021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第十五届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心70届校友刘晓峰来中心视察。

3)中心十分注重优势资源和教育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大辐射力度与范围

中心一方面积极推进国际、国内的学术和实验教学交流与合作,拓宽建设视野,吸收先进的实验技术,提升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实验设备与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科技成果面向企业的转化。

中心已连续多年在中国交通教育学术年会、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上进行系列经验介绍;承办了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全国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会议、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国水利学科年会、全国港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全国港航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重要会议和活动【见附表13】,先后有河海大学、天津大学等50多所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在建设规划、实验技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仪器设备管理维护等方面相互探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中心的一些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成果在全国多所高校得到良好推广应用,一些研究成果已被纳入全国水利工程学科相关专业规范和质量标准体系,在全国相关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中推广应用。